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,全面提升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水平,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深度融合,这一政策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,体育在促进全民健康、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,当前我国体育事业仍面临一些挑战,如群众体育设施不足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、体育产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,为此,国家体育总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,制定了这一综合性政策,力求通过系统性改革,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。
《意见》明确提出,到2035年,我国将建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,体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,体育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,为实现这一目标,政策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。
在全民健身领域,《意见》强调要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,重点解决城乡之间、区域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,具体措施包括:
政策还提出将全民健身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,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。
在竞技体育方面,《意见》着重强调了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,长期以来,我国竞技体育的“金字塔”结构存在基层训练体系薄弱的问题,导致部分项目后备力量不足,为此,政策提出:
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,具体包括:
此次政策的亮点在于其系统性思维,将全民健身、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者有机结合,形成良性循环,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秘书长李明表示:“这一政策不仅关注竞技体育的成绩,更注重体育的社会功能,体现了‘以人为本’的发展理念。”
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华认为,政策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当前体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。“特别是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和社区健身设施建设,能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健身服务,对提升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。”
政策发布后,多地体育部门迅速行动,上海市宣布将投入50亿元用于社区体育设施升级;广东省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培养1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,为民众提供专业健身指导。
展望未来,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,我国体育事业有望实现质的飞跃,全民健身的普及将进一步提升国民健康水平,竞技体育的突破将增强国家荣誉感,而体育产业的繁荣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。
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联合教育、财政等多部门,共同推进政策落实,确保各项措施取得实效,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并提出建议,共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。